1)第6章 李秀宁的误会_大唐,我可以加持道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于马凡的拒绝,李秀宁早有心理准备,毕竟他们李家已经被拒绝惯了的。各种的大世家不搭理,李家绝对是经验丰富。

  当年一个柴家靠上来,他们老李家便立即把她这嫡女与之婚配。可想而知老李家对世家的态度。

  所以,马凡拒绝做她军中的主簿,李秀宁是一点儿也没生气。

  生什么气啊!这事对她老李家不是常态吗?

  “来人,赐宴。”

  邀请没有成功,李秀宁下令赐宴。

  虽然这场社祭应该是失败了,但李秀宁并没有怪罪部下的胆怯,毕竟她的娘子军从本质上并不是什么正规军,他们只不过是适逢乱世,抱团求生的可怜人罢了。

  在李秀宁的认知中,他们是与自己一样的无可依者。

  当年她李秀宁惶惶不可终日,是他们“收留”了自己,所以今日,他们哪怕表现的再差,她李秀宁也不会弃他们而不顾。

  这就是李秀宁与其他统帅的不同,李秀宁拥有女子的感性。不然,换一个统帅,这时候说不定已经开始杀人了。

  面对李秀宁不仅不杀人,反而赐宴的行为,她手下过万的娘子军,默默用食,不出声,却忍不住有人落泪。

  乱世人命不如狗,军队什么的,召人就有了。

  只要说一句管吃喝,有的人为之卖命。

  可是他们在社祭的时候怕了。

  这已经不是丢人,而是足以杀头的大罪。

  国之大事,在戎在祀。这绝对不是说说的。

  然而他们的统帅昭公主不仅没有处罚他们,反而赐下了宴。

  多少人这一次立下必为公主效死的flag。

  是的,这支娘子军在不知不觉中立旗了。

  打宋金刚是李二打的,打了两年多,历史上除了李二外,谁上都是败与惨败。

  娘子军这一战,也不例外,李秀宁不仅会败,她还得了重伤,并很快在来年死去。

  李唐的男人们收复不了老家,却让一女子去死,去拖延刘武周的入侵。

  他们唯一干的便是把这一段历史抹去。

  直到李秀宁死,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。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,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,是她手下的军人自发的对她以军礼下葬。

  “前后部羽葆鼓吹、大辂、麾幢、班剑四十人、虎贲甲卒”。

  这是军人对她这一弱女子的认可。

  又或者到了那一刻,李秀宁所剩下的“亲人”只有军队,只有她的娘子军了。

  毕竟生养她的父兄抛弃了她,她的丈夫抛弃了她。

  她人生最后的几年有且仅有她的娘子军了。

  当时礼官竟然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。

  但那是李渊的女儿。李渊毕竟是一代雄主,反驳了礼官,“鼓吹就是军乐,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,身先士卒,擂鼓鸣金,参谋军务,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?以军礼来葬公主,有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d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